欧易

欧易(OKX)

国内用户最喜爱的合约交易所

火币

火币(HTX )

全球知名的比特币交易所

币安

币安(Binance)

全球用户最多的交易所

人文齐鲁|芝罘俱乐部:拥有全亚洲第一座保龄球馆

2023-01-04 23:06:50 522

摘要:文|若水翻开灾难深重的中国近代历史,《马关条约》被认为是自《南京条约》之后最屈辱、最苛刻的不平等条约。关于《马关条约》是在烟台换文得以最后生效这一点,史料记载凿凿,但在具体的换文地点上,多年来大家争论颇多,似乎已成一桩公案。其中有一个具有传...

文|若水

翻开灾难深重的中国近代历史,《马关条约》被认为是自《南京条约》之后最屈辱、最苛刻的不平等条约。关于《马关条约》是在烟台换文得以最后生效这一点,史料记载凿凿,但在具体的换文地点上,多年来大家争论颇多,似乎已成一桩公案。其中有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地方,就是伴随着烟台开埠而出现,在近一个半世纪中见证烟台各种辛酸和喜悦的芝罘俱乐部。

根据目前掌握的材料,芝罘俱乐部亦称烟台外国公会俱乐部,位于烟台山东南海滨,由英国人于1865年创建,是为在烟外国侨民提供公共娱乐和商会议事的场所。据“芝罘俱乐部志石”记载:“1865年建造,1906年和1913年扩建,1931年重建。”此外,在当地一位民间收藏者手中,还有一块椭圆形的铜牌,铜牌周边是凸起的两条飞龙,环绕着中间镌刻的“CHEFOO CLUB 1900”,铜牌上部有两个孔眼,应该是用来穿绳子的,以便于佩戴在脖子上。这个铜牌很可能就是芝罘俱乐部当时的会员证或通行证之类的东西。

关于芝罘俱乐部的文字描述,就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,主要来源于英文文献,中文文献几乎对此都视而不见,特别是其早期文献。最早关于芝罘俱乐部的记载,是出版于1901年阿绮波德·立德的著作《穿蓝色长袍的国度》一书,作者是当时英国在华著名商人立德的妻子。其书中记载:“欧洲人真是竭尽所能,把烟台变成了一个凉爽、通风、富足的大俱乐部。这个俱乐部思想开通,大清早就向女士们开放。他们拥有一个网球俱乐部和许多可以满足不同信仰的大小教堂。烟台的欧洲人能为客人做的都做了,并且做得很好,他们甚至让道台禁止中国人在欧洲人的旅店前游泳。”

之后,在1908年由英国伦敦大不列颠劳埃德出版公司出版的《二十世纪香港、上海等中国开放口岸之印象:他们的历史、商业、工业和资源》一书中记载:“能够确定的是,芝罘俱乐部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就已经存在。最初是由康纳德先生建造的一个商业性场所,后来成为多人参股的股份制会所。俱乐部里拥有两个台球室、一个棋牌室、一个酒吧、一个阅览室和一个图书馆,在这样小的一座建筑中,这些功能得到合理布局。俱乐部大约有50名会员,来源于8到9个国家。其内部的设施,当然是非常陈旧的,很多人都觉得俱乐部应该得到维修和重建,但是直到现在,还没有明确的计划和安排。现在,威廉姆斯先生是俱乐部主管,葛瑞波先生是财务总监。”虽然此书出版于1908年,但关于芝罘俱乐部的描述,应该还是在它1906年重修之前的情况。

芝罘俱乐部1906年初次扩建后的样子,我们通过一张当时的明信片,还是可以看到大致的样子。从这张明信片下端的文字可知,这是由当时的烟台沙泰公司印制的。从外观来看,芝罘俱乐部的外立面多出了一个近似于房间的部分,此外前面还多出了一排平房,从位置来判断,应该是后面芝罘俱乐部的附属设施。

关于芝罘俱乐部最详细的文字介绍,应该是出版于1936年的《图说烟台1935-1936》一书,其中记载:“芝罘俱乐部成立于1865年,当时是通过个人募捐建造了这座建筑。芝罘俱乐部最初的规模较小,但随着俱乐部会员人数的不断增加,在1906年就得到大规模扩建。在1913年,芝罘俱乐部与毗邻的海滨饭店合并,为了满足饭店的观海要求,芝罘俱乐部再次得到扩建。到了1931年,芝罘俱乐部又再次经过了一次彻底的重建。今天,芝罘俱乐部拥有优美迷人的环境,舒适完备的设施,坐落在交通方便的烟台海湾之畔,是这座城市社交活动的中心。芝罘俱乐部功能齐全,能提供各种服务,堪称中国最好的社交俱乐部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,在1870年,为了满足人们的娱乐要求,这里还建造了整个亚洲的第一座保龄球馆。在夏季,这里给客人提供有游船和游泳服务,在冬天,则安排有羽毛球运动。”

关于芝罘俱乐部1931年的这次“彻底的重建”,在图像资料中也得到证明。从图片资料来看,虽然芝罘俱乐部在1906年和1913年经过两次扩建,但扩建的规模都不是很大,可以说只是小规模的整修。芝罘俱乐部最大规模的整修,应该是1931年的这次。

这次重建,据说是由烟台市基督教葡萄山教会牧师卜尔耐特设计,德成营造厂建造。在《图说烟台1935-1936》一书中,收录了一张注明是1936年的芝罘俱乐部照片,可以看出与以前相比,整个外观和结构均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,基本上就是现在芝罘俱乐部的样子。这时的芝罘俱乐部整体呈木石结构,总高四层(地下一层),建筑面积约3100平方米,具有浓厚的英国建筑特色。屋顶四面坡红瓦,在陡立的屋坡上有一排阁楼窗。整座建筑面东背西,有双层柱廊,其廊柱有方形、圆形,柱身仿照西洋古典式,但均作了变形处理,建筑内部设计有舞厅、康乐球室、游艺室等各种娱乐活动间。一、二层东向皆有外廊,供在室外眺望海景,二层南北皆设阳台。一层的保龄球馆,就是上文记载建造于1870年的亚洲第一个保龄球馆,需要注意的是,这也是第一次有关这座保龄球馆的记载。

此外在本书中,还收录了一张当时的芝罘俱乐部会员的合影,并且注明拍摄于1931年芝罘俱乐部重新修葺之后。从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到,其中成员都是西方人,看不到一个东方人的面孔。

抗战爆发之后,芝罘俱乐部被日本侵略者当局关闭。虽然没有明确文献记载之后芝罘俱乐部的归宿,但在1940年由日伪烟台市公署情报宣传室策划,委托鲁东日报社组织编纂出版的《烟台大观》中记载:“烟台唯一之社交机关之东亚俱乐部,于民国二十七年(1938)十一月三日设立,现在会员,日人100名,中国人260名,共达360名,济济多士,可谓极会务繁荣之盛事,利用集会娱乐等以愉悦会员精神,有撞球、桌球、麻雀、围棋、将棋(象棋)、杂志、报纸等高尚消费品,食堂等设备更为适合。”虽然在本书中并没有提到“东亚俱乐部”就是在原芝罘俱乐部设立,但文中提到在“东亚俱乐部”的娱乐项目中有一种“撞球”,“撞球”就是保龄球,根据《图说烟台1935-1936》的记载,芝罘俱乐部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就建有一座保龄球馆,这座保龄球馆不管是否真有那么久远的历史,但至少在日本侵占烟台之前肯定是存在的,除此之外再未见到在当时的烟台还有第二座保龄球馆,无疑从中透露出在日本侵略者占领烟台后,就是在芝罘俱乐部的原址上建立了这座“东亚俱乐部”。

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,中国共产党解放了烟台,胶东行政公署于同年10月在这里成立烟台外事特派员办公厅,负责处理胶东解放区涉外事宜,烟台市长于谷莺兼任特派员(后由姚仲明兼任)。1947年2月,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驻石臼港办事处迁往烟台,短暂在此办公,称为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驻烟台办事处,当年9月该机构撤销。

100多年来,作为这座城市的社交中心,芝罘俱乐部像一位时间老人,矗立在烟台山下,默默注视着这座城市,看风卷云舒,观沧海桑田,见证着这座城市的发展,目睹了峥嵘时代的变换,而它本身,就是一座历史舞台,上演了一出出悲欢苦甜的历史大戏。

(壹点号 人文齐鲁)

版权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皆是来自互联网,如内容侵权可以联系我们( 微信:bisheco )删除!
友情链接
币圈社群欧易官网